形體與舞蹈融入公共體育探討

時間:2022-12-20 03:11:37

導語:形體與舞蹈融入公共體育探討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形體與舞蹈融入公共體育探討

摘要:擁有完美矯健的體型是一直以來人們不懈追求的,體育不僅使人身強體壯,還要求對稱典雅,是一門真正的藝術。而舞蹈又是藝術領域中獨具魅力和美感的一項運動,不僅可以表達藝術情感,還可以體現(xiàn)生活智慧以及不同的民族風情。形體舞蹈課程是在人體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通過各種器械或徒手,跟著音樂充分展示人體協(xié)調優(yōu)美動作的體育運動。本文著重介紹了當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對形體與舞蹈融入高校公共體育教學做了探討,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公共體育;形體與舞蹈;融入教學

1目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傳統(tǒng)公共體育課程內(nèi)容單一。現(xiàn)代社會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和思想多元化,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選擇舞蹈作為塑造身材、鍛煉身體和提升氣質的重要途徑之一。然而大部分高校開設的公共體育課程中,傳統(tǒng)的球類運動依然占優(yōu)勢,而形體舞蹈作為運動和音樂藝術有機結合的一項運動發(fā)展得還不太普遍,而在有開設形體舞蹈課程的高校里面,選課的學生還是很多的,這也明顯反映出學生對于形體舞蹈課程的強烈需求、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發(fā)展還沒有與大學生日漸增長的需求結合起來。所以,解決公共體育課程內(nèi)容單一問題的有效措施就是將形體與舞蹈課程融入到公共體育教學中來,豐富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體系,增加活力。1.2硬件設施不完備,文化底蘊缺乏。目前在根深蒂固的中國式教育基本條件下,絕大多數(shù)高校依然把德智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人才這一重要目標難以實現(xiàn)。高校一般對于公共體育課程的成績沒有很多的要求,在綜合素質測評的影響力也不高,導致學生主觀上就認為公共體育課程根本不重要。部分高校在公共體育課程上面的資金投入較少、教師配備以及教學設備比較滯后,造成公共體育課程無法大規(guī)模開展,教學質量無法提高。專業(yè)教師的缺乏,部分教師教學能力不足、態(tài)度不夠端正,也是導致公共體育課程教學質量得不到提高,逐漸邊緣化的一大原因。其次,由于公共體育課程的課時有限,教師主要精力都在實踐教學上,而對于某項運動背后的理論知識和文化背景傳授較少,長期以來導致公共體育教學缺乏文化底蘊,運動的真正魅力無法展現(xiàn)出來。形體舞蹈更注重講授背后的文化知識,運動與音樂的結合更容易提升學生的興趣點。1.3單純強調體制訓練,學生難以培養(yǎng)長期運動習慣。在高校傳統(tǒng)公共體育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常給人的印象是一種體能教練,與一般專業(yè)課程的教師有很大的差異。目前很多公共體育教師在上課時比較著重強調運動的具體動作、讓學生反復練習和強調一些注意事項等,這種授課方式對于絕大部分大學生而言吸引力不強,很多學生下課之后就很難再堅持下去了,難以培養(yǎng)他們長期運動的習慣。如何將課堂教學與課后練習有機結合起來,建立長期養(yǎng)成的教育體系,提升運動意識和端正態(tài)度是高校體育老師們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2形體與舞蹈課程融入高校公共體育中的意義

2.1有利于緩解和釋放大學生心理壓力。如今生活節(jié)奏快,大學生的各種心理壓力也很大,而運動就是一種很好的緩解和釋放心理壓力的方法。形體與舞蹈課程不僅僅強調增強體質的訓練,還注重身體多方面的協(xié)調、姿態(tài)的優(yōu)美等,在形體舞蹈的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運動、音樂和文化的碰撞來陶冶情操。形體舞蹈能夠促進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利于學生建立非常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梢耘囵B(yǎng)學生舞蹈的興趣,從參與到表達出來,使得表現(xiàn)力和自信心都相應增強。這些都是改善心態(tài),釋放和緩解心理壓力的重要手段。2.2有利于調動學生運動積極性。現(xiàn)在有很多高校大學生不喜歡運動,經(jīng)常以宅男和宅女自居,長期宅在一個封閉的空間里追劇或者打游戲,就連外出走路也成為“低頭族”,長時間這樣以后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多負面影響。而高校開設的很多運動課程當中,相較于傳統(tǒng)的籃球或者排球等運動,也有很多大學生愿意選擇古典舞、交際舞、形體訓練等選修課。很多高校開設形體與舞蹈課程以來有利于改善大學生們沉迷追劇和游戲的現(xiàn)狀,吸引他們走出來與外界建立很多健康的接觸,不僅增強體質、增加柔韌度和身體協(xié)調性、提升氣質,又能讓學生在運動中感受藝術的美感,從而使學生的運動積極性增加,形成長期運動的生活習慣。2.3促進德、智、體、美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很多高校除了特長生以外,大部分學生是零舞蹈基礎的,中國式家庭教育的特點是強調智育方面,對于其他的不太看重。形體舞蹈的類型多種多樣,它們都具有一定文化背景,融入到高校體育課程中,不僅僅是學會怎樣跳,更重要的是了解它所包含的人文素養(yǎng)和文化底蘊等。開設形體舞蹈課程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美育的培養(yǎng),內(nèi)容寬泛,小到基本功、柔韌度和站姿等的訓練,大到一個完整的舞蹈,又因需要多次排練與練習,團隊協(xié)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高。

3將形體與舞蹈課程融入高校公共體育的措施

形體與舞蹈課程豐富了傳統(tǒng)公共體育教學,激發(fā)大學生的運動興趣,容易建立長期教育體系。形體與舞蹈課程內(nèi)容應豐富、形式多樣,使身體各個部位得到均衡鍛煉,勻稱健美。3.1形體教學。3.1.1站姿訓練。身體重心的良好控制是站姿的基本要求,良好平衡能力的正確站姿可以讓人體展示高雅氣質和曲線美。良好的站姿需要頭部正直向上頂,下顎略略向回收,雙肩后張下沉,同時挺胸收腹、立腰提臀、雙腿伸直。訓練的方法主要是靠墻站立、分腿立和單腿立,還包括擦地、大踢腿、腳尖練習等練習。3.1.2坐姿訓練。正確的坐姿可以健美體型、保護視力,四肢擺放端正規(guī)范、挺胸收腹、頭頸向上、立腰提氣和肋骨上提是基本要求?;咀擞柧氈饕蔷毩暠P腿坐、側身坐和正步坐的練習。3.1.3走姿訓練。教師可以對學生的不正確走姿進行糾正,比如外八字、內(nèi)八字、弓腰塌背等。正確的走姿應該是輕盈和平衡,雙腿在一條直線的左右兩側交替向前移動,雙臂在身體側面自然下垂,平視前方,抬頭挺胸。3.1.4基本姿態(tài)訓練。可以采用形體舞蹈和傳統(tǒng)舞蹈基本訓練方法相結合的方法對手位、步伐、簡單舞姿展開訓練,練習柔韌性和肢體協(xié)調性,使大學生身體健康、形體勻稱、姿態(tài)優(yōu)美、氣質高雅。3.2組合套路與舞蹈教學。編排一些組合動作,通過結合音樂將舞蹈動作協(xié)調表達出來,使學生不僅體質增強,還可提高其表現(xiàn)能力、感受美與藝術的能力。這些組合套路和舞蹈可以使其對某個特殊部位進行練習,也可以是對全身的綜合訓練。

4結語

綜上所述,形體與舞蹈課程融入到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當中,不僅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還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點,為實現(xiàn)長期運動奠定基礎。通過形體與舞蹈課程的開設,使學生增強體質、改善形態(tài)、感受藝術與美、增加自信心。所以高校應該大力推廣形體與舞蹈課程,促進德、智、體、美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孫婕.高校非舞蹈專業(yè)形體舞蹈課的學生心理需求與教學實踐[J].藝術探索,2010,24(3):96,101.

[2]聞慧蓮.我國普通高校形體舞蹈課程價值分析及改革思考[J].當代教育論壇,2011(9):95-96.

[3]牛曉曄.形體舞蹈訓練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作用[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1(8):815-817.

[4]黃寬柔.形體健美與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蘆特.形體訓練隊促進中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有益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12):1688-1689.

[6]工慧麗.形體課教學對學生終身受益的影響與價值[J].體育學刊,2003(3):86-87.

作者:鄧園園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