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教育敘事分析

時間:2022-06-12 05:04:28

導語:小學音樂教育敘事分析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小學音樂教育敘事分析

時間過得還真是快??!暮然回首,我已在音樂的教育崗位上走過了近四年的春夏秋冬。工作時間雖不長也不算短,在這幾年的教學活動中,通過與孩子們的相處,我對音樂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和孩子們有過歡聲笑語,有過愁眉苦臉,在這其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那節(jié)課《久不唱歌忘記歌》。接下來我將對本節(jié)課的課堂實際教學過程的一些感受來談一談,希望與大家共勉?!毒貌怀柰浉琛肥侨私贪?a href="http://www.jrccjt.com/lunwen/jylw/yyjylw/202006/722563.html" target="_blank">小學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中的一首兒童題材的布依族歌曲。我深深的記得當時要上課之前我的心情很激動,我想這首歌曲孩子們一定會喜歡的,一定會有無數(shù)雙好奇的小眼神望著我,想到孩子們可愛的小神情我興致勃勃的走進了音樂教室,滿心歡喜啊,期待可以看見孩子們天真、滿足的笑臉。俗話說,理想和現(xiàn)實往往是相差甚遠的。這句話就應驗在了我的課堂之上。

一、課堂上發(fā)現(xiàn)的問題

當我請孩子們初聽感受歌曲之后,他們是面無表情的;我讓孩子們談談感受的時候,是互相看來看去卻沒人舉手想要發(fā)言的;當我介紹歌曲背景、內容、演唱特點等方面知識時,孩子們的情緒是低落的;在教唱歌曲的環(huán)節(jié)時,大家的學唱熱情也不高。我一邊教一邊想“這么歡快的、有民族特色的兒童歌曲,怎么會有這樣的效果呢?學唱的熱情都不高,后面的編創(chuàng)環(huán)節(jié)要怎么進行下去?。俊比缒闼?,這節(jié)課就在這樣尷尬的氛圍中下課了。

二、對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反思分析

課后我不斷回想上課時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反思究竟哪里出了問題。我先和幾個年長的同事說了此事,通過和前輩同事們的交談,還真找出了一個被我忽略的重點問題,我的工作單位雖是縣級直屬單位,由于地理位置等多方面影響,學生多數(shù)是來自農(nóng)村鄉(xiāng)下,家里條件普遍不好。農(nóng)村孩子和城里孩子是有很大差距的,例如在自信心上,表現(xiàn)力、接受力上都很欠缺。我又找了幾個平時愛唱愛跳表現(xiàn)相對好一點的學生做了調查,通過和孩子們的溝通,我從孩子們的想法上知道孩子們雖然喜愛上音樂課,她們覺得只是唱唱歌就好了,課堂啊也比較輕松活躍,不像上班主任的課那樣緊張有壓力,對于樂譜知識啊,音樂文化的了解等等都是覺得比較枯燥的,是不感興趣的。這樣一反思,難怪啊,更可況這節(jié)課我教唱的還是一首布依族少數(shù)民歌,這對于孩子們來說更是無比陌生的內容,綜上調查,這節(jié)課以如此尷尬的局面結束也就不足為奇了。調查過后,我也不斷的問自己,音樂課真的如此簡單嗎?當然不是。根據(jù)音樂新課標的要求,要培養(yǎng)學生的濃厚興趣,發(fā)展學生的音樂感受鑒賞能力,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審美意識和音樂文化素養(yǎng),豐富道德情操,使學生得到全面性的發(fā)展。綜上可見,上好音樂課有多難??!但是我心里很明確一個問題,那就是我的學生是愛上音樂課的,是喜歡音樂的,也是歡迎我、喜歡我的,一想到孩子們對音樂課的熱情,我就會燃起希望,信心十足,只要我肯鉆研探索,總會找到方法解決課堂上存在的一些問題,于是我針對具體的問題,逐一反思并調整。

三、整改教法,重造課堂

我拿起音樂書,結合教師教學用書,反復看了幾遍,又到網(wǎng)上搜索觀看了不同的相關優(yōu)質課視頻,結合課堂上學生的表現(xiàn),和我對我的學生現(xiàn)有音樂水平的了解基礎之上,重新設計了《久不唱歌忘記歌》的教學過程。這首歌曲的樂譜雖簡短但是節(jié)奏較快,歌詞襯詞較多,這也是布依族民歌的特點。針對歌曲特點,為了提高學生對歌曲的學唱興趣,我在學唱歌曲之前設計了一個節(jié)奏練習的游戲環(huán)節(jié),這也體現(xiàn)了四年級學段特點活潑愛動。隨著我的擊打節(jié)奏游戲,孩子們的熱情漸漸上升了。一個個十六分音符的節(jié)奏型也歡快的在孩子們的指尖中旋轉起來了,為了讓大家全員參與到我的節(jié)奏游戲中來,我與學生齊互動,我打一拍,生打二拍,逐漸加快速度,互換角色,學生熱情越來越高,氛圍好了,我馬上播放了《久不唱歌忘記歌》的音頻,同時出示了曲譜和歌詞,在音樂聲中請學生繼續(xù)擊打節(jié)奏,我在一旁適當引導學生跟上歌曲速度擊打,擊打兩遍之后,要求學生把節(jié)奏“噠噠噠達”替換成歌詞,循序漸進的節(jié)奏練習中,孩子們邊玩邊把歌曲的旋律、速度、情緒、節(jié)奏、節(jié)拍靈活的掌握了,同時也加深了對歌詞的記憶。很顯然,我把這節(jié)課的開場改成已這樣的方式—擊打節(jié)奏互動游戲進行,得到了不錯的反響,我在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看到了孩子們喜悅的笑臉,這也使我感到無比滿足。當然,這并不是我的教學目標,我想通過這首歌曲的學唱,能開闊孩子們的音樂視野,使學生加深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認知和了解。這是我想要在本節(jié)課達到的最終目的。為了實現(xiàn)我的教學目地,在對歌曲體裁和內容的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我收集了很多有關布依族人民的服飾、建筑、文化風俗等方面的精美圖片,制成幻燈片配上音樂讓大家觀賞,我想通過這樣色彩鮮明的圖片對比,直觀的吸引孩子們的眼球,勾起大家的興趣,我還找到了關于布依族人民載歌載舞的視頻片段供孩子們欣賞,通過觀看,孩子們仿佛身臨其境,都想走進布依族人民歡歌載舞的情境中去。當我看到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孩子們漸漸動起來的身體,我知道,我的用意得到了呼應,孩子們是被眼前的歡樂景象帶動起來了,我及時鼓勵孩子們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我也隨著這段旋律走進學生的隊伍里,帶動大家動起來。當孩子們興致正濃時我及時引導介紹這就是布依族,這里的人們純樸善良,團結友愛,熱愛唱歌,跳舞,用音樂傳達著對生活的熱愛贊美之情。接下來是對歌曲的學唱環(huán)節(jié),這首布依族民歌的演唱特點是襯詞多而且速度快,在前面的節(jié)奏擊打游戲環(huán)節(jié)時我以加快速度練習過,所以學唱起來還不算困難,演唱速度有了,我又把襯詞的地方單獨分出來加以練習,少數(shù)民族歌曲歌詞當中都會有屬于自己地方特點的襯詞,有的學生對于這些襯詞感到很好笑,更多的是陌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意思,我先給予孩子們肯定,拿我的感同身受去認可大家的質疑,又引導大家了解這些襯詞及其在歌曲中的作用,在了解了這些具有特色歌詞的基礎之上在進行學唱教學,孩子們的學唱態(tài)度也有了明顯變化。從起初的互相看不敢唱,漸漸的有了聲音,我抓住機會,隨學生一起唱,鼓勵孩子們的自信心,漸漸地,漸漸地,最后我完全聽不到自己的聲音,我知道是孩子們的歌聲將我的聲音淹沒了,我被這片動聽的童聲吸引了,陶醉了!在孩子們越來越高的演唱表現(xiàn)中我還發(fā)現(xiàn),學生們對于歌曲的襯詞部分特別感興趣,唱的時候還特別有節(jié)奏感呢,這是令我出乎意料的。在這樣好的狀態(tài)下,我及時拓展了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編創(chuàng)歌詞,充當小小創(chuàng)作家的角色,當我讓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作成果時,沒想到大家都紛紛舉起高高的手臂,搶著讓我點自己的名字,我真是高興壞了,成就感油然而生!我找個三個孩子分別上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時為了檢驗學生學唱的效果,我又加大了點難度,配上伴奏,分別讓他們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歌詞來跟伴奏演唱,讓其他的孩子當小小評委,聽完之后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點評,學生們的熱情更高了,爭當小歌手,小評委。就這樣,我和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歡聲笑語中,合作中,走的更近了。最后我以懸念性的語氣做總結“我國有56個民族呢,每個民族都像布依族一樣有著獨特的音樂文化特點,大家還想不想了解更多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啊”,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增強對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興趣,也為今后的課堂教學更好的開展打下基礎。以上就是我對《久不唱歌忘記歌》這節(jié)課的教學敘事,之所以令我難忘,是因為我從這節(jié)課中真正看到了孩子們自信的模樣,探索求知的模樣,用音樂訴說著快樂的模樣,我知道,我激發(fā)起了孩子們對音樂文化的點點興趣,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這也促進了我在教學經(jīng)驗上的積累,使我更有信心的去開展以后的教學活動,這是一筆何其寶貴的財富??!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是啊,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想讓學生在輕松、愉快、合作、互動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習音樂,這也要求教師本身要不斷學習,充實自我。我也堅信只要我真誠的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勤于反思教學問題,適時改進教學方法,我的音樂課堂,一定能充滿跳動的音符。教育,是心靈的感應;音樂教育,更需要心靈的共鳴。柏拉圖曾說“音樂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會目的外,必須把美的東西作為自己的目的來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人”我想,這也是我畢生的追求。正如海倫•辛普森說的那樣“通過音樂并在音樂中教育我們的孩子”,這也是我用心正在做著的事。我希望通過我的音樂課堂,能讓我的孩子們通過音樂的力量,變得更自信、能從不同的音樂文化中陶冶情操,開闊視野,更加熱愛生活,熱愛我們的祖國!

作者:李雙 單位:黑龍江省樺川縣敬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