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3篇

時間:2022-12-22 09:42:52

導語: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微課在會計教學中的運用3篇

第一篇

一、微課在高職會計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高職會計教學開展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讓學生了解會計知識,掌握會計實務操作技能。會計知識具有較強的延伸性,后面的知識與前面的知識息息相關。而且,會計知識會隨著經濟的發(fā)展不斷更新,所以高職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以適應未來的會計工作。因此,在會計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非常重要,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新知識和新技能的能力也非常關鍵。微課以其區(qū)別與傳統(tǒng)課堂的優(yōu)點,可以在高職會計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其作用。高職會計教學中知識點非常多,每一個知識點又非常重要。教師可以將會計課程中重難點內容開發(fā)為微課,利用微課的特點,將教學知識點細化。學生可以在5至10分鐘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知識點的學習,而教師也可以利用微課靈活多變的特征科學合理地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進程,通過微課資源讓學生能夠方便快捷地進行自主學習。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學生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網絡及智能通信工具(例如手機、平板等)隨時隨地來學習微課內容,充分享受學習的自由。而且這樣的學習方式,對一些因為某些原因而落下課程的學生非常有利。利用微課視頻來進行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興趣,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二、微課在高職會計教學中的應用實踐

1、微課課件的制作。在高職會計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利用微課來提高教學效果,首先就要制作出優(yōu)秀的微課課件。針對高職校會計教學的目標,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非常重要。教學設計不僅要考慮教師的教學情況,還要充分考慮高職校學生的學習情況。因此在制作微課課件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協調好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及教學評價等之間的相互關系,從多角度出發(fā)來進行課程設計。高職會計教學非常注重學生會計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微課內容要重點針對這一教學目標來設計。教師在制作微課課件時要充分參考與教學知識點相關的教學課件、圖片及視頻等,將一些重要的教學元素融入到教學設計中去。完成教學設計后,教師就需要根據教學目標、針對教學難點及重點來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會計的知識點非常繁多,教師應將各章節(jié)知識點進行細化處理,選擇合適的知識點制作成微課視頻。教師將教學知識點細化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錄制及編輯微課課件。在錄制微課課件的過程中,教師應協調好與攝像者的關系。攝像者應在充分熟悉教學流程的基礎上,設計好每一個分鏡頭,同時分配好教學時間。教師應熟練應用錄屏軟件,利用錄屏軟件將教學演示過程錄下來。微課視頻錄制完成以后還需要進行后期的編輯處理,以實現最優(yōu)的教學效果。在編輯過程中制作微課的片頭及片尾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另外還需要添加背景音樂、字幕等,從而創(chuàng)造出一個有聲有色、圖文并茂的教學環(huán)境,使其充分符合教學需求,強化微課的輔助教學作用。

2、微課課件的應用。在高職會計教學過程中,如何利用已經制作好的微課課件,使其充分提高教學效果,是教師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比如,在講解支票結算知識點時,教師首先需要將支票結算這一塊的知識進行細化處理,制作成優(yōu)秀的微課課件,然后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集中注意力來進行學習。在學生學習完微課課件以后,教師要針對課件中的重難點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講解,然后分組討論,讓學生主動去總結微課的內容,以此來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知識點。完成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后,教師應要求學生按照微課視頻,模擬財務室經濟業(yè)務的發(fā)生,實踐操作支票的填寫及相應的賬務處理,并給出量化教學評價。課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下載微課視頻,并要求學生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鞏固學習,以促使學生更熟練地掌握微課知識。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特點不同,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多進行自主學習,同時布置相關的任務或作業(yè),督促學生強化知識點。綜上所述;微課是互聯網時代的產物,微課的出現對促進教學改革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進行教學,而學生也可以利用互聯網及移動智能設備隨時隨地學習微課課件內容。微課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有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它不僅有利于促進教師專業(yè)水平的提高,也非常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在現階段,微課還處于發(fā)展初期,微課的設計、制作及應用還存在許多不合理之處,但隨著時間的推進,利用微課進行教學的環(huán)境會進一步成熟,微課課件的制作水平也必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微課在推動教學改革方面有著非常廣闊的發(fā)展前景,高職會計教師必須要緊跟時展的步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實踐能力,充分整合各種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開發(fā)出高質量的微課課件,進一步提高高職會計教學效果。

作者:孟沁 單位: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

第二篇

一、微課的概述

微課的全稱為“微型教學視頻課程”,它主要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其核心組成內容就是課堂教學視頻或者課例片段,同時還包含了與該教學主題相關的教學設計、素材課件、教學反思、學生反饋等輔助性教學資源,這些資源以一定組織關系呈現出一個半結構化的主題式資源單元應用小環(huán)境,其具體資源構成和應用環(huán)境。根據至2013年止的國內“微”研究文獻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其實在國內對于“微”課程的研究也是逐步深入的,從最開始的微型課程到微型學習,再到微型(格)教學,直至今天被廣泛應于教育教學中的微課,呈現了我國教育領域中“微”課程的發(fā)展,也從側面突顯了我國教育仍然在一步一個腳印的改革發(fā)展著。

二、會計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分析

1、會計微課的特征分析。(1)移動化學習。會計微課依然具有微課開放性的特點,學生可以通過在線或移動學習的方式進行會計課程的學習,實現了學生的在線自主學習。會計微課所具有的人性化特點,使得學生的會計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讓學生享受學習的自由,而且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個體化差異進行學習內容的自由選擇,根據佛山首屆微課征集活動的相關統(tǒng)計可以發(fā)現會計微課的種類多,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會計需求,也豐富了會計教學形式和內容。同時還能讓學生自我控制學習進程,并且還能夠重復學習所學的會計內容,這樣不僅幫助學生進行所學會計知識的鞏固,還能在重復循環(huán)使用中優(yōu)化教學資源。(2)碎片化學習。微課的內容十分精簡,主要是圍繞教學中某一些重難點進行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這樣能夠讓學生能夠更清楚的掌握會計課堂教學內容,同時能夠通過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學習串連成一個整體的教學活動。

2、會計教學中微課的應用優(yōu)勢分析。(1)微課程資源是具有開放性的,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目標進行相應微課程的設計,也可以向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料,這樣所有學生都能獲取教師提供的課程教學和學習資料,同時學生也能根據自身的學習體驗和學習結果提供一些分享性資源。(2)微課資源可以循環(huán)使用,并且經過實踐,可以使得會計微課得到不斷優(yōu)化。也就是說,上一次教學中產生的學習資源,可以經過一定加工整合,為下次會計教學服務,微課教學資源的每一次使用都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進而不斷提高其資源質量。(3)會計微課教學是一個交流和分享的過程,在傳統(tǒng)會計教學中,都是由教師向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主動向學生提供學習資料,但是微課的出現,它通過新媒體技術實現多種傳遞渠道,這樣在會計教學中,師生之間不僅可以雙向傳遞,學生之間也能夠相互交流和分享,同時也能通過相互評價不斷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也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積極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習效率的提高。

三、會計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策略

(1)明確適合開展微課的教學內容。適合開展微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具有較強理論性的重難點知識,因為這些知識都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理解,但卻又是必須要掌握的知識。其二,具有較強操作性的實訓知識,這類教學內容是需要學生在觀察實物的基礎上,經過親力親為進行實際操作后才能掌握的知識,可以借助微課教學,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清晰明了的掌握其中每一個操作環(huán)節(jié)和步驟,以起到一對一的教學效果。(2)微課在具體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實施。其實只要內容適宜,微課就能在任一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加以應用,不僅可以應用于新課導入、講授以及課前預習,還能夠應用于歸納總結以及復習、鞏固。例如在一些基礎概念課程中,教師就可以將微課上傳至校園網中,讓學生自行在線觀看。(3)科學制定會計微課。會計微課是會計課堂教學的一種延伸和補充,教師應該要明確這兩者之間的關系和職責,確保兩者分工明確,這主要是因為微課雖然具有很多優(yōu)點,但是它并不能取替?zhèn)鹘y(tǒng)課堂教學,想要發(fā)揮出會計微課的作用,就要科學制定會計微課,使其更好的輔助會計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綜上所述對于當前的會計教學來說,微課既熟悉又陌生,會計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微課的優(yōu)勢和作用,加大教學活動中微課的開展,通過簡單的微課設計激發(fā)其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快的掌握所學的會計知識和技能,進而優(yōu)化學生的學習行為,提升會計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作者:段瓊 單位:陜西省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

第三篇

1微課的概念

將微課應用到會計教學中,主要是指將會計教學中的相關理念、知識點、會計處理結論等拍成短小視頻,供學生回顧利用、學習。會計專業(yè)課程具有理論性強、內容量大、較強的系統(tǒng)性、較為抽象等特點,過于抽象的概念使得學生在學習時難以整體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尤其對于基礎較弱,理解能力較差的中職學生,更是覺得無法理解,導致對基礎會計的學習失去了興趣,進而影響到后來的專業(yè)課的學習。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微課在教學中的應用將越來越廣闊,因此,中職學校會計老師可以將微課技術運用于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中,運用各種教學資源,以教學視頻為主要方式呈現給學生,將極大激發(fā)學生學習基礎會計的興趣,幫助教師補充和延伸基礎會計課程的教學過程,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2會計教學現狀

2.1傳統(tǒng)的教材對學生的吸引力較低:大多數學生對目前選用的基礎會計教材不喜歡,尤其是滿篇充斥概念、定義、公式、表格、數字、理論的教材,更不適合基礎較差的學生學習,再加上呆板的章節(jié)形式和大面積的文字敘述,使得目前基礎會計教材對學生吸引力較低。

2.2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大部分教師仍是以講授為主,學生對基礎會計課程中的重點、難點的理解不夠透徹。在基礎會計課程中,知識點多,重點難點多,例如在講會計要素的概念,借貸記賬法、試算平衡、平行登記、會計憑證的填制等,都是十分重要且非常抽象的內容。老師講清楚了,學生聽明白了,不一定就是掌握了,遺忘性會使學生前學后忘,短短的課堂時間無法達到領會、理解、掌握的教學效果。雖然學校有實訓課和實訓室,但在實訓過程中還仍然缺少視頻效果、課前與課后的預習與復習。

2.3傳統(tǒng)的教與練的教學模式降低學生學習興趣:一堂四十五分鐘,老師講解和演示時已經用了15-20分鐘,剩余給學生實操的時間不多,從而使得老師在巡查學生實訓過程中,往往未等巡查完一遍,已經下課。教師在講解演示的時候,學生只能大致在大腦里過一遍。有時自己動手操作時會遇到困難,或者是丟三落四,更有甚至是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動手實訓。這樣下來,有些學生這節(jié)課便沒有學到技能。如果有一節(jié)課內容沒有掌握,勢必會影響下一節(jié)內容的操作難度,長此以往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也打壓了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興趣。

2.4課堂教學效果仍然不明顯:老師想把課程教好,學生想把課程把學好,可是,老師教學努力方向是按部就班,一步一個腳印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向學生傳授知識,按時完成教學任務,希望學生認真聽講,聽得懂,可是課堂教學仍舊激發(fā)不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上課睡覺、玩手機等;學生也有美好的愿望,想聽得懂,學得會,但會計教學比較抽象,老師舉的都是千篇一律的生活例子,引不起學生的興趣,由于老師教學努力方向與學生興趣點不一致,時常出現老師“吃力不討好”的困局。

3微課在會計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3.1嵌入課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微課引入會計教學,能突出每堂課的重難點。雖然它只是片段視頻,但其結構是完整的,能詳細地解釋一個知識點。例如:老師在講授記賬憑證,可以將本課堂記賬憑證的樣式、填寫記賬憑證的步驟,填寫注意要點通過演示錄制下來,制作成微課程;在上課時就可以嵌入此微視頻,既能以最短的時間形象生動地講解填寫的重難點,又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如果學生在自我填寫過程中,遇到了困難,也不必要全部求助于老師,可以自己打開此微課程視頻,自我學習,以達到突破此難點的目的,從而實現在做中學,學中做。

3.2充分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在會計教學課堂上,引入微課這種輔助教學工具,改變了以教師講授為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有研究指出,最有效的學習時間,就是最初的5-20分鐘,之后的學習效果和注意力都會隨之減弱,而我們5-10分鐘的微課,剛好抓住了這個關鍵的時間點,讓學生自覺地集中在這5-10分鐘認真地學習,然后自我發(fā)現,自我學習,獨立思考。這樣的輔助教學,實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模式。作為中職會計教師,我們應該發(fā)揮微課自身的特性,將課堂內容、課后作業(yè)、課中的探索發(fā)現融入到微課的開發(fā)中,讓學生可以在課外利用自己的手機或者移動終端設備進行學習,以學生自我學習為主,在實踐中探索和研究。

3.3能夠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在會計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可能會因為生病等其他個人原因而錯失到課堂學習的機會,而會計知識點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緊密聯系的,在返回課堂后,對該環(huán)節(jié)知識點會有不了解之處,總是去找教師講解,這就會浪費大量的時間。而微課可讓學生及時補習當堂未能學習到的課程,教師在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講述的每一個知識點都可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學生猶如真正身處課堂一般,可實現資源的再利用。

3.4自控步調,縮短學生學習差距:平時,我們一堂課的講解,要照顧到全體學生,使得大家都能掌握基本理論,通過實操的掌握基本技能。但一堂課下來,每位學生的接受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中職學校,學生學習基礎和能力差異尤為明顯,接受能力強的同學很快地掌握了本堂課的教學重難點,而基礎薄弱或接受能力差的同學則半知半解。在實訓環(huán)節(jié),老師又不能一一照顧得到這些同學,這樣就很容易打擊他們自信心。但是,引入微課后,學生可以用U盤把老師錄制的微課拷貝回去,或直接在線學習,就能在課前,課中,課后自我控制學習步調,通過不斷重復播放微課視頻,可以基于一個問題,層層深入地理解,順勢而下,剖析到點,攻破問題。這樣,微課不僅能作為學生平時作業(yè)的指導,還能讓學生可以按照個人的理解來控制課程的快慢,加深對知識點的認知,引發(fā)學生主動思考討論,鉆研其中的難點,對更深層次地研究性學習有很大的幫助。最終,能夠達到縮短一個班級學生之間學習成效差距的效果。

3.5共享資源,促進教師同伴互助中共同成長:微課程研究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教學探索,更是具有合作意義的集體研究。教師制作微課過程中,包含了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設計。當教師們都把自己制作的微課用于共享時,就不僅分享了豐富的教學資源,還分享了各自的教學智慧。這有助于大家在教學方法方式方面進行溝通和自我反思,這樣就能讓教師們在同伴互助中進行自我提升,最終達到高效課堂和教學相長的目標,讓大家共同成長。

作者:郭莉 單位:河南省財經學校